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北京主流媒体专题报道王曌博士入选“北京榜样”

发布时间:2016-09-29信息来源:爱博诺德

王曌:让数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1981年出生的王曌是一位完全由中国高校培养的博士人才,也是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土壤培育出来的“80后”女科学家。五年的科研实践中,她获得了近20项专利,她主导研发的可折叠人工晶体,使数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011年,王曌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获得了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前,她谢绝了知名外资企业和各大科研院所的邀请,毅然选择了在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的一家还处于初创阶段的眼科科技企业——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创业。因为公司创始人解江冰博士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她。“未来你设计的产品将会植入千万个眼科患者的眼内,无数人的重见光明足以证明你的价值”。

加入爱博诺德科研团队后,王曌主持了普诺明A1-UV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研发的光学设计工程,她带领光学科研团队在短期内提出了“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凸面形三点稳固式结构”等独创的产品设计理念,并且获得十多项相关的知识产权成果。她在总结这一研发过程时感慨地说:“我们最初设计非球面可折叠人工晶体时,面对国外企业注册的专利,就像一座座大山,必须一一回避。要做到完全的独创,就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设计思路和丰富的光学知识。”最终,王曌独辟蹊径运用“高次”概念设计的普诺明A1-UV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提高人工晶状体在实际植入条件下光学性能的稳定性。在中华医学会第17届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上,它被定义为超越国外同类非球面产品的第三代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2014年7月,由她主持光学设计的A1-UV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获得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产品注册证,正式进入全国眼科医院为众多的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也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这是国内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疏水性材质、高次非球面可折叠人工晶体,这一产品的上市实现了进口替代和填补国内技术和产品的空白。在眼科医疗器械领域,中国人迈出了一大步。

最近,王曌和团队正在积极探索矫治青少年近视的技术和产品路径。在研发过程中,王曌通过亲自佩戴,体验产品的舒适度和视觉效果,以期能给佩戴的青少年带来更好的矫正效果。目前,这款由王曌主导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已经顺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转自《北京晚报》2016年9月12日第5版)

北京榜样官网链接:

http://bjby.bjwmb.gov.cn/pxbd/2016/09/02/t20160912_794232.html

北京晚报采访链接: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913854.html

1594891541308104.png